寶山羅涇:濃濃鄰里情,歡樂鬧元宵
元宵佳節,寶山在寶山羅涇人的羅涇鄰里樂鬧心中必不可少的是一碗“圓團”,吃“圓團”象征著全家人的濃濃團圓,和睦幸福。情歡日前,元宵在洋橋村西楊宅黨群服務站內歡聲笑語、寶山好是羅涇鄰里樂鬧熱鬧,羅涇鎮洋橋村和瀏河鎮劉南村村民圍坐在一起,濃濃拿出準備好的情歡糯米粉、餡料,元宵揉面、寶山包餡、羅涇鄰里樂鬧搓“圓團”,濃濃忙得不亦樂乎。情歡 羅涇鎮供圖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,元宵交流著包“圓團”的技巧,分享著過年間發生的開心事。隨著雙手的搓轉,一塊塊白白的糯米面在手中團成一個球,一個個白胖胖、圓滾滾的“圓團”逐漸擺滿桌面。青年志愿者跟著阿姨們邊學邊做,“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‘圓團’,一學就會了。”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一顆顆飽滿、圓潤的“圓團”逐漸呈現在眼前,仿佛象征著兩地村民們的團結與和諧。 細雨蒙蒙中我撐傘你拿盤,一路歡聲笑語走到西楊老宅用土灶頭煮“圓團”,生火煮沸澆冷水,當一碗碗熱氣騰騰的“圓團”端上桌時,大家品嘗著自己親手包的湯圓,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,瀏南村王阿姨激動地說:“一起吃‘圓團’,團團圓圓過元宵,兄弟姐妹一家親”。 此次活動的開展增添了村民過節的喜慶氣氛,也拉近了鄰里之間的距離,營造了和諧的村文化氛圍,受到兩地村民的熱烈歡迎。不僅讓村民們感受到了傳統節日的魅力,更增進了兩地村民之間的友誼和感情。在包湯圓的過程中,大家相互學習、相互幫助,而那一顆顆圓潤飽滿的“圓團”,也寓意著兩地村民們的團結一心。 茶余飯后,洋橋村和瀏南村兩村干部共同召開座談會,就下階段如何依靠黨建引領更好地實現民生項目聯動、推動設施匯合、治理融合和產業耦合展開討論,并廣泛征求兩地村民、鄉賢代表意見,引導他們自己“說事、議事、主事”,從“儂和吾”變成“吾尼”,從“要吾做”變成“吾要做”。 元宵月圓之夜食圓子,寄托了人們對團圓幸福的希望。一只只甜甜圓圓的“圓團”,一張張甜蜜幸福的笑臉,逐漸成為了兩地互融共通、甜美團圓的最佳寫照。 下一步,洋橋村將繼續筑牢“美好社區 先鋒行動”項目成果,持續發揮連心橋作用,充分用好兩地“鄉賢人才庫”,做大“幸福五環”,不斷探索跨越行政管轄邊界的網絡型關系,聚合力量和資源攻堅克難,引導人人成為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參與者、見證者。 記者 郭劍烽
- 最近發表
- 隨機閱讀
- 搜索
-
- 友情鏈接
-